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17:28:57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法

板书设计: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1、雄蛙的鸣叫及其意义

2、雌雄蛙的抱对及其意义:

3、青蛙的生殖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生殖活动离不开水。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 ——幼蛙—成蛙

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区别。

外部结构、呼吸器官、生活环境。蝌蚪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成蛙无尾,有四肢用肺呼吸,并用皮肤辅助呼吸可生活在水中,也可生活在陆地上

4、变态发育:在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形态结构上有很多差异,而且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就叫变态发育。

5、两栖动物:象青蛙这样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

6、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7、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8、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和水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集体完成学案任务一

二、自学教材合作探究

1大家思考一下一般在什么季节可以听到蛙叫?青蛙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雌雄蛙都会鸣叫吗?他们的鸣叫有区别吗?其意义是什么?

3除了鸣叫之外,青蛙在繁殖季节还有那些现象呢?其意义是什么?

4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什么?

5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

学习任务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1思考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较少的原因。

2我们应该怎么做?

练案玩成学案上的练习题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2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教学内容及其分析

(一)教学内容

1、两栖动物的种类和主要特征。

2、爬行动物的种类和主要特征。

3、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二)内容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指的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和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其核心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和主要特征,理解它的关键是通过观看两类动物的图片来识别哪些是两栖动物哪些是爬行动物,再通过对这两类动物典型代表青蛙和蜥蜴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等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它们的主要特征,最后结合生活实际来简述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鱼,通过学习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点的过渡,因此在学科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点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根据课本中青蛙和蜥蜴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学习和归纳,最后总结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及其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

2、知道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目标分析

1、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就是要知道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爬行动物有蜥蜴、龟、鳖、蛇、鳄等。

2、知道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就是要知道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对人类有什么利与弊。保山曙光学校八年级生物学(上)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徐文莎

3、掌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就是要知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里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主要特征的总结,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容易混淆,在平常的知识体系中不明白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就要用典型代表动物进行分析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其中关键就是再由典型动物身上的特点延伸到同一类动物中,然后总结归纳它们共同有的也就是其主要特征。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教学中,准备使用PPT教学,因为使用PPT教学,能够展示多种多样的图片和动画,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复习检测:

1、鱼的种类有哪些?

2、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预习检测:

1、两栖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爬行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与例题

新课导入:播放或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并问为什么小蝌蚪一开始找不到妈妈?保山曙光学校八年级生物学(上)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徐文莎

问题一:两栖动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两栖动物的种类、特征及和人类的关系。问题

1、青蛙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温暖潮湿的地方。问题

2、青蛙的形态结构有和特点?

背部绿色、有花纹、腹部白色(称为保护色),有利于保护自己和捕食;眼后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头前端有一对鼻孔,呼吸时气体的通道,但肺不发达;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前肢短小用于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问题 ……此处隐藏4876个字……>4、鱼的腮、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达标测评

1、下列动物中是两栖动物的是()

A、蟾蜍B、海龟C、鳄鱼D、企鹅

2、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鰓;肺和皮肤B、肺;皮肤和肺

C、鰓;皮肤D、鰓;气管

3、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

A、鰓B、后肢

C、尾巴D、肺

4、青蛙前肢和后肢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前肢游泳,后肢支撑身体

B、前肢游泳,后肢跳跃

C、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游泳

D、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

5、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A、爬行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6、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7、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8、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

(六)课后作业和预习案

1、完成课本第29页练习

2、预习《鸟》

(七)课后反思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二节。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是生物进化链条上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一环,其生殖和发育有其独特性,这就使其成为教材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主要以“青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并且讲述了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青蛙比较熟悉,但是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怎样?有什么特点?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怎样?这些问题还比较模糊。因此,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教学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概念

2、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

3、了解环境变迁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影响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蛙的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1、青蛙和早期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区别。2、学习过程中环保意识的渗透。

五、教学准备:

收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小黑板,习题

六、教法学法:

情境创设、互动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较法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诵读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声?青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二)授新课:

1、青蛙的生殖:

(1)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会鸣叫?雄蛙鸣叫时还伴随着怎样的动作?雄蛙鸣叫有何意义呢?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总结出青蛙生殖的过程是:鸣叫、抱对、排出生殖细胞、水中受精;生殖的特点是: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卵生。

(2)通过例

1、例2,巩固知识点——青蛙的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3)通过齐读:青蛙的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2、青蛙的发育:

(1)提问:你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为什么老是找不到妈妈呢?引入青蛙的发育,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据生活经验和书上的彩图分析、讨论:早期蝌蚪和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生活环境方面的区别,再点评,然后展示小黑板上的完整表格,最后齐读表格上的知识点,进一步巩固该知识点。

(3)通过让学生比较出早期蝌蚪和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的差别很大,引出变态发育的概念,让学生总结出青蛙的发育特点——变态发育。

(4)让学生看书上13页彩图“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分析并总结出: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青蛙的发育经过了哪四个阶段?

(5),通过做例3来巩固青蛙发育过程的知识点。

(6)齐读青蛙发育的过程和特点,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7)通过青蛙的生殖发育引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阐述出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在水中进行,没有摆脱水的限制。让学生列举出其他的两栖动物,如:蟾蜍、大鲵、蝾螈等。

(8)引导学生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

(1)以“有人说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导致其分布范围小,种类少,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引出环境对其生殖和发育的影响,调动课堂气氛。

(2)让学生看书上14页“资料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说明会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及后面的讨论题。从而进行环保意识地培养。

(3)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我们周围,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咋样?数量是否在减少?我们该怎么办呢?进一步树立关爱生物的意识。

(三)课堂练习:通过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本课的知识点。

(四)课堂小结: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青蛙的生殖:

1、过程:鸣叫、抱对、排出两性生殖细胞、水中受精

2、特点: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卵生

二、青蛙的发育

1、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变态发育

三、环境变迁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九、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完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但学生小组讨论时的积极性有待加强,普通话水平等有待提高。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