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教学设计

时间:2025-02-04 05:00:53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彩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彩池》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语文训练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彩池的特点来写景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方法习惯目标:1、在强化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

2、继续运用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

3、训练学生“在反复反馈中开发思维、在联想中增强记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

2、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积累词句。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五彩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目标、反馈教学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片,影碟机,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时目的:精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总结全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瑶池的`传说。

2、板书课题————《五彩池》解题。

3、五彩池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导入)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学习目标)听课文朗读,思考:

(1)、五彩池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特点)你能找出有关词语吗?

(2)、这一段写了什么?

2、出示投影片,重点词句教学:“漫山遍野”

3、方法小结: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课文:

5、小结:第二自然段讲了(水池多、美)。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2)、这一自然段写了五彩池的水非常( )。

2、引导分析。

3、小结。

4、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这样神奇呢?(导入)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并运用学过的知识想一想:

(1)、这一段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2)、你能找出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吗?

2、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4、小结:

5、面对美丽、神奇的五彩池,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启下)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这一段表明了作者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

3、质疑:(思维拓展)。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1、请为五彩池设计广告词;

2、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数量:漫山遍野…

池 颜色: 光辉… 多

五彩池 大小: 亩、丈…

形状: 葫芦、…

水 来源相同: 美

颜色不同:

《五彩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及形成的原因。

2、 能力目标:通过开放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语文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

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神奇,从中感悟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相册,想不想看?

2、出示五彩池课件。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板书课题,齐读。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后的问题。

2、出示词语,认读。

3、导语:通过读课文,老师相信,五彩池的样子以及池水神奇的特点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谁来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五彩池。

4、生回答后相机板书:数量、大小、形状、颜色。

(二)抓住重点句段,理解五彩池的特点。

1、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做记号,找出描写五彩池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2)想像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3)说说五彩池的池水为什么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2、 请一学生朗读。 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1)五彩池数量多。

1、一生读描写五彩池数量多的句子:“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教师纠正读音。

2、“漫山遍野”说明了什么?你来读一读,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3、另一生读描写五彩池数量多的句子:“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仿佛出现了宝石)演示课件。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这么美的水池,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吗?学生感情朗读。

(2)五彩池大小不一。

1、出示句子:“大水池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作者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3)五彩池形状奇。

1、五彩池有哪些形状呢?

2、用书上的句子描述一下。出示句子。“池边是……有像莲花的……”你喜欢这句吗?为什么?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你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

……此处隐藏26341个字……>

小时候,我想遇上神仙,飞去看五彩的瑶池,没想到今年夏天在四川的藏龙山我看到了五彩池。

第二段:第2-4自然段。

无数的水池里长着形状各异的石笋,在阳光照耀下池水映出各种不同的颜色,美丽异常。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美丽的五彩瑶池在人间。

(三)讨论文中的修辞方法

1.比喻句:找出比喻句读一读,指名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2.第4自然段的修辞方法。(设问)

(四)总结全文

1.课文从几方面来介绍藏龙山的水池?

2.你有什么体会?

(①五彩池太美了;②大自然太神奇了;③祖国山河真美丽;④无比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五)板书设计

13五彩池

教学点评:

《五彩池》是一篇描述五彩池美丽景色的精读课文。教师注意课前准备挂图、投影片或有关五彩池的风光图片、视频。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览全文,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的样貌——池水颜色——颜色的成因。然后抓住重点资料,五彩池特点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成因,采用合作学习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讨论交流,从而感受五彩池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彩池》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传说昆仑山有个瑶池,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池水有各种颜色,非常美;而在人间,的确有像瑶池一样美的地方——五彩池。(板书课题13五彩池)

2、师:你们想知道五彩池到底有多美?请读第13课。(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3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①画生字词,将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找出描写五彩池样子的句子(用括号)

2、重点提醒多音字读音。在本课应该读:

哄读(hǒng)折读(zhé)藏读(cáng)

三、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同桌讨论,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来说一说课文的记叙顺序。(先写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接着描绘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最后介绍池水颜色变化的原因。)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五彩池究竟在什么地方?自读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2、找出能概括出五彩池特点的一个词(神奇)。

3、美读第一自然段。

师问:读自然段时,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要读出瑶池美丽及向往之情)指名读。

板书:瑶池、我、夏天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那么,这么美的五彩池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来读,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①这段第一句话介绍了五彩池什么特点?

(板书:晴朗、漫山遍野、大大小小)

②朗读好第二句比喻句,体会五彩池的晶莹耀眼的美(板书:无数、各种不同颜色)

③正确找出五彩池的深度怎样,第三句。

(板书:大:小:深:浅:)

④第四句是怎样描写五彩池有哪些形状的?。

(板书:形状有像??有像??)

2、讨论:这个自然段介绍了五彩池的哪几个方面特点,同桌说一说,老师巡视。

3、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注意要读出通顺流畅。

(有学生来读)

4、讨论省略号的内容。

(让学生来说这些五彩池还有什么形状)

六、朗读巩固

看黑板的板书词语提示,集体再来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七、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个,大小和深浅。你们要想知道五彩池里的水是怎样变化的,就回去找一找资料和继续读完这篇课文。

《五彩池》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二四自然段。

2、能力目标

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学习作者是怎样描绘五彩池的。

3、德育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数量,形状,颜色及形成五彩颜色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nbsp

4、创新目标

根据画面和文中的描述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将五彩池的大小,深浅,形状,用了对比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五彩池的美,课文巧妙的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瑶池仙境反衬出五彩池的美。&nbsp

2、学生分析

由于课文层次清晰,描写景物时富于想象和联想,运用多种修辞使描写生动,运用衬托手法更加突出描写景物的特征,此方法值得一学。

3、确定五点:

重点:理解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难点:第二三自然段中的比喻句以及那些学生缺乏感性认知的`复合色。

创新点: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布置作业时,请学生当小导游宣传介绍五彩池。

德育点: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体会祖国的壮丽河山增强爱国热情。

空白点: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五彩池的知识。通过读课文自己展开合理想象。

【学具选择与目的】

小黑板:书写格言谚语,以便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主要技术】

留空白技术、加深体验技术、激励创新技术等。

【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

一、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创设条件 自主参与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说出你的收获,交流你的感受,提出你的疑问,发表你的见解。

2、学生在自由读、说、讲、辩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先独立思考,组织语言,再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三、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1、指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体会作者用词的优美准确。

2、章中你最喜欢认为最美的是哪一句?和大家一起品味,品味。(学习作者联想和想象的并用,多种修辞写景的方法。)

四、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举行朗读比赛,带着感情美美的读。仿写一个景物,尽量的用上修辞方法和想象的写法。

五、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学习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教师积极的引导在学习方法上、写作方法上、思想品质上等方面来谈。

《《五彩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